论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政策目标的理念和制度创新策略

被引:4
作者
杨明
机构
[1]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
关键词
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平等; 教育公平; 政策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确保教育机会均等是促进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教育机会是指人们通过办学和施教使个体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教育平等是不同个体之间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方面的相同性。教育机会均等是指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可能性的相同性。教育机会均等可以分为平等的利用和平等的起点,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均等和实质上的教育机会均等,个体起点的平等、中介性阶段的平等和最终目标方面的平等,入学方面的均等和继续在学校读书的均等,作为向才能开放的前途的平等和作为公平机会平等的平等。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教育的理想。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人们有必要遵循以人为本、以民主主义为本、以权利为本、以适合的教育为本的理念,以及基于平等和差别对待的理念、教育机会平等优先和教育结果平等其次的理念、法律上的教育机会均等优先和事实上的教育机会均等其次的理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政策目标,有必要在教育组织和结构分化制度、教育分流制度、教育筛选制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资源配置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完善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胡锦涛; 报告.民族出版社.2007,
[2]  
继承人.[M].(法)P.布尔迪约(PierreBourdieu);(法)J.-C.帕斯隆(Jean-ClaudePasseron)著;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
[3]  
法理学.[M].(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  
教育社会学.[M].吴康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  
民主新论.[M].(美)萨托利(Sartori;Giovanni)著;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
[6]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张人杰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  
平等与效率.[M].(美)奥肯(Okun;A.M.)著;王奔洲;叶南奇译;.华夏出版社.1987,
[9]  
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瑞士]赫梅尔 著;王静;赵穗生 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10]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Coleman;James S;.Westview Press.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