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大鼠模型纹状体神经元可塑性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徐岩
孙圣刚
曹学兵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关键词
异动症; 左旋多巴; 即早基因; 强啡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研究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 (LI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FosB和特异性神经肽基因表达的变化 ,探讨LID时纹状体神经元的可塑性。方法 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检测大鼠纹状体区FosB和前脑啡肽原 (PPE)及前强啡肽原 (PDyn)基因的表达情况。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行示踪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双重反应技术观测FosB的细胞分布状况。 结果  帕金森病 (PD)大鼠较正常大鼠损毁侧纹状体PPEmRNA表达明显增多而PDynmRNA表达减少。LID大鼠较PD大鼠PPEmRNA无明显增多 ,但PDynmRNA显著性增多。LID大鼠损毁侧纹状体区FosB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 ,并且主要分布于纹状体黑质神经元内。结论 纹状体黑质神经元内即早基因FosB及其下游靶基因强啡肽的表达异常与大鼠LID的发生有关 ,表明LID的发生与直接通路的活动异常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策略 [J].
徐岩 .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2, (06) :52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