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间接责任制度的扩张与限制——美国判例的启示

被引:7
作者
熊琦 [1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著作权; 间接责任; 替代责任; 帮助侵权; 引诱侵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著作权领域的间接责任制度来自于美国的普通法,其主要由替代责任、帮助侵权与索尼原则构成,并在新的判例中不断丰富完善。然而,在与P2P相关的一系列判决中,美国法院对间接责任中"非法意图"扩张解释,排除了索尼原则的正确适用,使新传播技术的提供者难以预见其潜在的法律责任。Grokster案中明确的引诱侵权修正了传统间接责任中的这一问题,其对责任人"意图"的清晰界定可以完善间接责任的判定标准。我国相关立法还没有间接责任制度,美国判例法的相关发展进程可为我国立法提供一定的示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英美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主编, 2004
  • [2] Reducing digital copyright infringement without restricting innovation
    Lemley, MA
    Reese, RA
    [J]. STANFORD LAW REVIEW, 2004, 56 (06) : 1345 - 1434
  • [3] In re Aimster Copyright Litigation. 252F.Supp.2d634(N.D.Ⅰ11.2002),p.651 .
  • [4] Copyright‘s Commun ications Policy. Timothy Wu. M ich.L.Rev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