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西南地区第三系有利储集体分布预测

被引:17
作者
赵贤正
吴因业
邵文斌
郭彬程
余辉龙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陆相沉积; 层序地层学; 储集层; 油气勘探;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第三系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中储集体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砂体和部分湖相浊积砂体。根据柴西南地区单井沉积亚相分析和第三系体系域对比 ,有利储集体主要是东柴山和切克里克凹陷西南地区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和远离岸线的较深水区的沟道浊积砂体 ,这些三角洲砂体毗邻生油凹陷 ,具有优先捕集油气的条件。图 5表 1参 13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2]   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的含油气性 [J].
宋国奇 ;
纪友亮 ;
赵俊青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32-35
[3]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湖侵体系域及相关储集体 [J].
吴因业 ;
靳久强 ;
李永铁 ;
江波 ;
郭彬程 ;
方向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232-243
[4]   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层序地层研究 [J].
何宏 ;
郭建华 ;
彭苏萍 ;
吴东胜 ;
高云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32-36
[5]   层序地层学在含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J].
雷振宇 ;
杨晓萍 ;
瞿辉 ;
张朝军 .
勘探家, 2000, (03) :17-22+6
[6]   西北侏罗系煤成油研究中的煤田地质学方法 [J].
胡社荣 ;
侯慧敏 ;
吴因业 ;
罗平 .
石油学报, 1997, (04) :14-18
[7]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J].
吴因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5) :7-10+118
[8]   中国的前陆盆地与油气聚集 [J].
康竹林 ;
翟光明 .
石油学报, 1995, (04) :1-8
[9]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格架概念及模式 [J].
顾家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6-10+108
[10]  
油气层序地层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吴因业,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