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连作晚稻产量水平及其种植差异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玉屏 [1 ,2 ]
朱德峰 [1 ]
林贤青 [1 ]
陈惠哲 [1 ]
金武昌 [3 ]
吴树业 [4 ]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2] 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余姚市农技总站
[4] 瑞安市农业局粮油站
关键词
连作晚稻; 产量; 种植; 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8年调查了浙江省余姚市、瑞安市和衢州市衢江区连作晚稻,主要品种有宁3-88、协优92和天优华占。栽插方式主要为抛秧、机插和手插3种方式,按不同产量水平选取代表样点,调查和测定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共123个调查点。结果表明:晚稻平均单产为445.2 kg/667m2,最高产量和最低产量差异超过300kg/667m2,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移栽稻提高产量应保证足穗和结实率;抛秧应提高每穗实粒数;机插秧则应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提高千粒重。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浙江省连作晚稻产量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J].
张玉屏 ;
陈惠哲 ;
周爱珠 ;
金武昌 ;
周正春 ;
朱佰明 ;
朱德峰 .
中国稻米, 2008, (04) :43-45
[2]   湖州市单季晚粳稻免耕直播、多种栽培模式的比较研究 [J].
叶根如 ;
芮明方 ;
谭宏 .
上海农业科技, 2008, (02) :44+32-44
[3]   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 [J].
杨从党 ;
朱德峰 ;
周玉萍 ;
周能 ;
袁平荣 .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S1) :35-39
[4]   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差异及增产潜力 [J].
陈惠哲 ;
朱德峰 ;
杨仕华 ;
张玉屏 ;
林贤青 .
中国稻米, 2004, (04) :9-10
[5]   单季晚粳品种(系)间产量差异原因剖析 [J].
蒋军民 ;
蒋建国 ;
奚茂兴 .
江苏农业研究, 2001, (0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