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希望特质、应对方式与情绪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被引:23
作者
陈海贤
陈洁
机构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希望理论; 应对方式; 结构方程模型;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08.04.033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希望特质、应对方式对抑郁和幸福感的影响及其途径。方法:以369名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应对方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幸福感指数,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希望特质和应对方式对情绪的影响途径。结果:希望特质对抑郁的影响符合不完全中介模型(!2/df=1.862,GFI=0.980,CFI=0.985,RMSEA=0.048),希望特质对抑郁的直接影响占总影响的78.7%;希望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符合完全中介模型(!2/df=2.101,GFI=0.976,CFI=0.979,RMSEA=0.055),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中介的影响占总影响的89.3%。结论:希望特质是调节贫困大学生情绪的重要心理因素,希望特质对抑郁和幸福感的影响遵循不同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92 / 39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贫困大学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J].
孔德生 ;
张微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1) :61-62+65
[2]   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相关 [J].
康育文 ;
陈青萍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5) :510-512+509
[3]   The roles of hopeful thinking in preventing problems and enhancing strengths [J].
Snyder, CR ;
Feldman, DB ;
Taylor, JD ;
Schroeder, LL ;
Adams, VH .
APPLIED & PREVENTIVE PSYCHOLOGY, 2000, 9 (04) :24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