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资产评估

被引:12
作者
孙洪泉
邓磊
蒋卫国
易文斌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生态资产; 生态系统; 遥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资源的价值,生态环境的效益。评价生态系统的价值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遥感定量测量,采用Landsat-5卫星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结合生态学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4个省市1995年和2005年两年度的生态资产进行测量,并从生态资产分布格局、构成与变化格局、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生态资产分布很不均衡,从南向北逐渐递减。生态资产总量由1995年的5450.84×108元减少到2005年的4176.37×108元人民币,减少了23.38%。从生态资产构成来说,湿地和水体的生态资产减少的幅度最大,分别减少58.46%和34.44%,耕地、林地和灌丛的减少量也在20%左右。从生态资产变化格局来说,4省市生态资产减少量都在20%~30%之间,其中上海减少的程度更大,其次是江苏。生态资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既包括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包括国家宏观指令和经济政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67 / 13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 [J].
王书国 ;
段学军 ;
姚士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4) :405-409
[2]   基于MODIS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覆盖分类 [J].
徐永明 ;
刘勇洪 ;
魏鸣 ;
吕晶晶 .
地理学报, 2007, (06) :640-648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 [J].
李加林 ;
许继琴 ;
李伟芳 ;
刘闯 .
地理学报, 2007, (04) :437-447
[4]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测量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J].
朱文泉 ;
张锦水 ;
潘耀忠 ;
阳小琼 ;
贾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3) :586-594
[5]   塔里木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生态价值损益分析 [J].
贡璐 ;
吕光辉 ;
丁建丽 ;
刘新春 ;
潘晓玲 .
生态学杂志, 2006, (05) :526-530
[6]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J].
章家恩 ;
饶卫民 .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99-102
[7]   内蒙古生态资产测量及生态建设研究 [J].
张淑英 ;
陈云浩 ;
李晓兵 ;
潘耀忠 ;
李京 ;
史培军 .
资源科学, 2004, (03) :22-28
[8]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遥感定量测量 [J].
潘耀忠 ;
史培军 ;
朱文泉 ;
顾晓鹤 ;
范一大 ;
李京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75-384
[9]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及其对自然区域界线的影响 [J].
沙万英 ;
邵雪梅 ;
黄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31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