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及病理影响。方法:取SPF级Wistar大鼠7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物治疗组、药物A方治疗组、药物B方治疗组,先A方后B方治疗组、先B方后A方治疗组、先空白后A方治疗组、先空白后B方治疗组,共9组。除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大鼠饲以高脂饲料。造模第4周后,模型组加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加用对照药物灌胃;药物A方组加用治疗药物A方灌胃;药物B方组加用治疗药物B方灌胃;先A方后B方治疗组即4~8周用A方,8~12周用B方灌胃;先B方后A方治疗组即4~8周用B方,8~12周用A方灌胃;先空白后A方治疗组即先空白,第8~12周用A方灌胃;先空白后B方治疗组即先空白,第8~12周用B方灌胃。实验第12周时,测定大鼠肝组织SOD、MDA、GSH-ST的含量及评定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及病理炎症活动度。结果:实验第12周时,先A方后B方治疗组提高NAFLD后期大鼠的肝组织SOD、GSH-ST含量的疗效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尤为显著(P<0.01),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疗效显著(P<0.01或P<0.05);在对肝脏病理影响方面,先A方后B方治疗组减轻NAFLD后期大鼠肝细胞脂肪变,降低炎症活动度的疗效明显(P<0.05或P<0.01)。结论:在NAFLD的整个病程中,采取早期阶段运用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利湿的治法,后期阶段运用化痰消瘀、清热利湿、补益肝肾治法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大鼠脂肪肝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减轻大鼠肝细胞脂肪变、降低炎症活动度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