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环境与灾害承受的人类学研究——以近年贵州省自然灾害为例

被引:2
作者
何茂莉
机构
[1]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山地环境; 灾害; 地方性智慧; 生态系统;
D O I
10.15970/j.cnki.1005-8575.2012.06.024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自然、社会和人组成互动共生的生态系统,在相互观照的经验上形成结构耦合,生成了地方上广泛存在的弹性生态智慧。对山地环境灾害的考量使我们思考,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就随着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脆弱性、有备程度和组织失效: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 [J].
童小溪 ;
战洋 .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12) :59-61
[2]   关于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哀牢山泥石流为个案 [J].
李永祥 .
民族研究 , 2008, (05) :35-44+109
[3]   环境脆弱性研究述评 [J].
沈珍瑶 ;
杨志峰 ;
曹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3) :91-94
[4]  
社会理论与现代性.[M].(英)尼格尔·多德著;陶传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