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方式与草原生态——传统时代呼盟草原的冬营地

被引:13
作者
王建革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上海
关键词
游牧方式; 草原生态; 传统时代; 呼盟草原; 冬营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以 2 0世纪 30年代的日文调查资料为主 ,对呼伦贝尔草原冬营地时期的人、畜和草原的关系进行了剖析。首先 ,当时的营地选择以草原合理利用为基础 ,兼顾人畜的生活条件。其次 ,游牧民在冬营地的移动有不同的层次 ,有从夏营地到冬营地的大移动 ,也有在冬营地内的小移动 ,另外 ,为适应草原生态 ,冬营期实行分类放牧。为了抵御雪灾 ,一些游牧民开始受俄国人的影响 ,利用干草 ,甚至有的人在此基础上 ,实现了半游牧。不断移营不是过去游牧民天然之喜好 ,是人为适应草原生态而必然采用的一种生产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7+1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努尔人[M]. 华夏出版社 , (英)埃文思-普里查德(E.E.Evans-Prichard)著, 2002
[2]  
中国呼伦贝尔草地[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呼伦贝尔草地》编委会编, 1992
[3]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产配置问题的初步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赵松乔等著, 1958
[4]  
《蒙古畜牧调查报告书》1919年. 迈尔斯,汉昭译. 《蒙古族经济发展史研究》,第2册[资料] . 1988
[5]  
《蒙古人民共和国》[自然地理]. 杨郁华译. 三联书店 .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