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

被引:12
作者
蒋奖
许燕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罪犯; 反社会人格障碍; 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D917.2 [犯罪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采用问卷法对866名罪犯进行反社会人格障碍调查,结果表明:(1)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性罪犯高于女性罪犯。(2)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存在年龄差异,随着年龄增大,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率逐渐降低。18-24岁罪犯的反社会人格发生率最高,45岁及以上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最低。(3)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差异,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罪犯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组。(4)未婚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已婚和离异罪犯。(5)两次及多次入狱的累犯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初犯。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变态人格之关系探析 [J].
赵桂芬 .
犯罪研究, 2005, (06) :36-41
[2]   220名男性罪犯人格障碍的初步研究 [J].
刘邦惠 ;
黄希庭 .
心理科学, 2005, (04) :958-960
[3]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J].
陈和华 .
犯罪研究, 2005, (01) :30-36
[4]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J].
蒋奖 ;
许燕 .
心理学探新, 2004, (04) :52-55
[5]   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在中国应用的信效度研究 [J].
杨蕴萍 ;
沈东郁 ;
王久英 ;
杨坚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03) :165-168
[6]   反社会人格引发的严重暴力犯罪——对张君犯罪心理的剖析 [J].
李玫瑾 ;
屈明 .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1) :56-59
[7]   重新违法犯罪人员的人格特征研究 [J].
胡赤怡 ;
杨彤 ;
吴哨兵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2) :140-141
[8]   重新犯罪人犯的监内表现和管教对策 [J].
易志成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S1) :75-77
[9]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违法的特点和刑事责任能力 [J].
魏庆平,胡隆珊 .
四川精神卫生, 1996, (04) :235-236
[10]  
Personality Dysfunction, Coping Styles, and Clinical Symptoms in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J] . Daniel L. Segal,Julie N. Hook,Frederick L. Coolidge.Journal of Clinical Geropsychology . 20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