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一氧化氮在实验性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14
作者:
胡运彪
许树长
戴军
莫剑忠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一氧化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1 [食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实验性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8 只SD大鼠随机分为3 组:A组:采用完全幽门结扎+ 贲门肌切开术;B组:采用半幽门缝扎+ 贲门肌切开术,分别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C组:假手术对照组。并于模型制备后24小时、48 小时、72 小时观察食管下端粘膜的病理表现,测定食管组织的NO含量。结果 食管炎指数(肉眼和显微镜下),A 组术后24小时以及B组术后24 小时、48 小时、72 小时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01 );食管组织NO含量,A 组术后24小时以及B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与C组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 P< 0.01 );不同程度食管炎组的食管组织NO 含量均明显高于非食管炎组(P<0.05,P< 0.01 ),而不同程度食管炎组间的食管组织NO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 )。结论 NO在实验性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中对食管粘膜可能发挥损伤和保护的双重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