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被引:29
作者
罗伏生
张珊明
沈丹
罗匡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网络偏差行为; 人格特征; 应对方式;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1.04.041
中图分类号
R749.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其人格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湖南某高校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偏激行为,且网络偏激行为与网络色情行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网络偏激行为及网络色情行为与网络成瘾行为呈显著正相关;EPQ-N、EPQ-L、退避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对网络偏差行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及神经质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492 / 49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偏差行为与一般问题行为的关系 [J].
王莉 ;
邹泓 ;
任磊 ;
么娆 .
中国特殊教育, 2010, (08) :74-79
[2]   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研究 [J].
雷雳 ;
李冬梅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 (10) :5-11
[3]   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特点与研究展望 [J].
李冬梅 ;
雷雳 ;
邹泓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1) :95-97+70
[4]   略论网络化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J].
陈志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3) :141-146
[5]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 [J].
钱铭怡 ;
武国城 ;
朱荣春 ;
张莘 .
心理学报, 2000, (03) :317-323
[6]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测试 [J].
刘贤臣 ;
刘连启 ;
杨杰 ;
柴福勋 ;
王爱祯 ;
孙良民 ;
赵贵芳 ;
马登岱 .
山东精神医学, 1997, (01) :15-19
[7]   “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 [J].
肖计划,许秀峰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 (04) :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