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高黎贡山南段左行剪切构造形迹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15
作者
樊春
王二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高黎贡山; 左行剪切; 右行剪切; 拉伸线理; 布丁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滇西高黎贡山构成三江构造带的西边界 ,其新生代构造一般被认为是受南北向右行走滑运动的控制 .而我们新近在其南段发现大量的南北向左行剪切构造形迹 ,剪切带近直立 ,宽度至少 10km ,切过山体内的各个构造单元 .这些构造形迹正好分布在高黎贡山发生向南西转折之处 ,因此可确定该断裂带发生过较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运动 ,形成时间要比其右旋走滑运动晚 ,可能发生在晚新生代 (<11Ma) .根据这种认识 ,可以推测该断裂曾经是印度板块东边界断层 实皆断裂的一部分 ,后因地壳的旋转运动而被遗弃了 .这个新发现对揭示高黎贡山新生代陆内变形特征 ,反演印度与欧亚大陆相互作用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滇西南新生代走滑断裂运动学、年代学、及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块体运动的意义 [J].
季建清 ;
钟大赉 ;
张连生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0, (03) :336-349
[2]   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挤出块体西边界 [J].
季建清 ;
钟大赉 ;
张连生 .
科学通报, 2000, (02) :128-134
[3]   1976年云南龙陵7.4级地震序列分析 [J].
左兆荣,张国民,吴建平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5) :653-659
[4]   滇西高黎贡断裂带糜棱岩的显微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李康 ;
钟大赉 .
岩石学报, 1991, (03) :65-72+102
[5]  
滇西南腾冲-盈江-那邦地区岩石学与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 季建清.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