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在中国现有土地产权和行政体系下,探寻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法,综合评价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1)2007—2010年不同省(市、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评价平均分值分别为64.16、64.90、61.54、62.63,地区间标准差为5.74、5.85、7.47、8.30,土地计划管理的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且呈扩大趋势;(2)Ⅱ类、Ⅲ类地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评价分值较高,Ⅰ类、Ⅳ类地区分值较低;(3)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应重视耕地保护、土地供应方式、土地收益分配等问题,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应重视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土地集约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发、违法用地控制等问题。研究结论:(1)应融合土地发展权计划内和计划外双轨配置,建立土地利用计划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将计划考核结果与计划内指标奖惩、计划外指标竞争分配相挂钩,提升土地宏观调控绩效;(2)选择建设用地规模控制、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土地供应管理、土地收益分配(民生保障)、土地行政执法等因素,构建土地利用计划考核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