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瓣海桑引种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14
作者
李海生
陈桂珠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 遗传多样性; ISSR; 引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海南和深圳的2个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种群共4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96条带,其中128条具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5.31%。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8.47%。Nei的基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0.155 6和0.244 1,在种群水平上分别为0.140 3和0.214 2。无瓣海桑从海南引种到深圳后,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降低。依据Nei的基因分化系数和AMOVA(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分析结果,无瓣海桑种群间发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但绝大多数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的个体间。种群间遗传一致度为0.964 5,遗传距离为0.036 2。UPGMA聚类分析表明,来自同一种群的个体一般都聚在一起。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