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法治化创新的法哲学解析

被引:4
作者
詹清荣
机构
[1]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关键词
财政法治化; 核心问题; 一般性分析; 权利本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 [财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以财政法治化为制度目标 ,根据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控管程度 ,中国财政制度理论类型可分为“计划类型”、“管理类型”、“服务类型”三类。由于政府在财政理论中的主线作用 ,中国财政法治化创新将引发“社会公共需要的制度化满足”、“权力制衡秩序的完善”、“有限政府理念的确立”、“国家责任机制的启动”、“弱势群体利益的制度化保障”、“区域财政资源不济的公平性协调”等法哲学问题。财政法治化创新体现了“权利本位”的法律精神 ,公共财政制度内涵应是对“以人为本”价值的制度化确认。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吴敬琏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 [2] 法哲学范畴研究.[M].张文显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 [3] 哥达纲领批判.[M].[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7,
  • [4] 政治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