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子午流注纳甲法对得气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
张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张仁
王立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王立新
机构
:
[1]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来源
:
上海针灸杂志
|
1985年
/ 04期
关键词
:
子午流注纳甲法;
开穴;
平时;
得气;
针刺感应;
针感;
气至;
D O I
:
10.13460/j.issn.1005-0957.1985.04.017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得气,一直被认为是获得针灸疗效的前提。《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气至而有效。”后世医家更反复强调“气速效速,气迟效迟”(《针灸大成》)。故古今针灸工作者或创各种手法,或用多样手段(如电刺激、药物刺激等),以激发感应(得气)。张桐卿副主任医师经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按子午流注纳甲法,针所开之时穴,其得气感应常较平时强烈。特别是一些不易出现理想针感的穴位,亦可产生满意效果。为了科学地验证这一学术经验,1984年7至9月间,在不采取暗示的条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8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