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比较优势与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贸易效应

被引:31
作者
沈国兵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显性比较优势; 中国对美出口产品; 反倾销贸易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02 [贸易保护];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针对显性比较优势与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贸易效应问题,基于10分位贸易品进行的统计分析和GMM分析显示:(1)显性比较优势不是中国产品遭受美国反倾销的必要条件,也不是中国产品招致美国反倾销的原罪;(2)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带来负向贸易效应,课征终裁反倾销税产生不利的贸易效应,显性比较优势上升显著地促进了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它与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交互项产生正向贸易效应;(3)中国涉案产品RCA强度能够削减同期内美国从非被诉方产品的进口转移,尽管跨期内已失去削减贸易转移的功效。因此,坚守中国制造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是重要的,它将继续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82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内向和外向FDI的影响 [J].
沈国兵 .
财贸经济, 2011, (09) :63-70+135
[2]   中国反倾销政策的内生性分析 [J].
殷秀玲 ;
范爱军 .
财经问题研究, 2009, (05) :124-128
[3]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基于木制卧室家具的实证分析 [J].
沈国兵 .
管理世界, 2008, (04) :48-57+186
[4]   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救济效果评估 [J].
鲍晓华 .
经济研究, 2007, (02) :71-84
[5]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 [J].
沈国兵 .
管理世界, 2007, (02) :5-16+171
[6]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R.Krugman)著, 2001
[7]  
The trade depressing and trade diversion effects of antidumping actions: The case of China[J] . Soonchan Park.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09 (3)
[8]   The Trade Effects of Indian Antidumping Actions [J].
Ganguli, Bodhisattva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8, 16 (05) :930-941
[9]  
U.S. Trade Policy and the Adjustment Process[J] . Chad P. Bown,Rachel McCulloch.IMF Staff Papers . 2005
[10]  
Challenges for China—the world's largest antidumping target[J] . Bin Jiang,Alexander E. Ellinger.Business Horizon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