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处理下冬小麦水平衡与灌溉增产效率研究

被引:24
作者
裴宏伟 [1 ,2 ]
孙宏勇 [1 ]
沈彦俊 [1 ]
刘昌明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冬小麦; 节水农业; 灌溉制度; 灌溉增产效率; 水分-产量关系; 水分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水资源是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最重要的生产制约因素,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大的社会需要。通过设置冬小麦不同灌溉处理,分析了各处理的水分平衡、产量和灌溉增产效率。结果显示:1)不同灌溉处理具有不同的水分平衡过程,雨养农田、充分灌溉处理、返青水胁迫处理、拔节抽穗水胁迫处理和灌浆水胁迫处理的蒸散量分别为251±58 mm、482±48 mm、352±44 mm、388±22 mm和324±53 mm;2)灌溉量对于小麦产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正效应,拔节-抽穗水胁迫对作物产量有较大影响,灌浆水胁迫和返青水胁迫均没有对小麦产量造成明显影响;雨养农业的经济产量为2 950±635 kg.hm-2,充分灌溉下的经济产量约为5 994±994 kg.hm-2;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抽穗期、灌浆期施加适度的水分胁迫,产量分别为5 163±885 kg.hm-2、5 047±1 180 kg.hm-2、5 249±975 kg.hm-2,与充分灌溉相比,没有明显的产量下降;3)小麦的灌溉增产效率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在丰水年或特丰水年,灌溉增产效率为1.9 kg.m-3,在枯水年为0.4 kg.m-3,平水年为1.6 kg.m-3。
引用
收藏
页码:1054 / 10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石家庄地区近70年来伴随经济发展的水文环境变化分析 [J].
沈彦俊 ;
宋献方 ;
肖捷颖 ;
陈建耀 ;
唐常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51-61
[2]   不同行距对冬小麦麦田蒸发、蒸散和产量的影响 [J].
孙宏勇 ;
刘昌明 ;
张喜英 ;
陈素英 ;
裴冬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3) :22-26
[3]   不同时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效应和耗水特性研究 [J].
孙宏勇 ;
刘昌明 ;
张永强 ;
张喜英 .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02) :13-16
[4]   太行山前平原地下水动态及超采原因分析 [J].
胡春胜 ;
张喜英 ;
程一松 ;
裴冬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 (02) :89-91+95
[5]   不同时期水分调亏及不同调亏程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张喜英 ;
由懋正 ;
王新元 .
华北农学报, 1999, (02) :3-5
[6]   节水灌溉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灌浆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J].
冯广龙 ;
罗远培 ;
杨培岭 .
华北农学报, 1998, (02) :12-18
[7]  
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刘昌明等著;.科学出版社.1996,
[8]  
华北平原农业水文及水资源.[M].刘昌明等著;.科学出版社.1989,
[9]   Determination of daily evapor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of winter wheat and maize by large-scale weighing lysimeter and micro-lysimeter [J].
Liu, CM ;
Zhang, XY ;
Zhang, YQ .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2, 111 (02) :1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