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37个高产春玉米品种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特性

被引:36
作者
王晓慧
曹玉军
魏雯雯
张磊
王永军
边少锋
王立春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春玉米; 干物质; 氮积累与分配; 氮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育氮高效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的根本途径。为探明我国北方目前主推高产春玉米的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特性,本研究选择该区域高产品种37个,采用盆栽试验,依粒重和氮素子粒生产效率划分其类型,分为高产氮高效(Ⅰ)、高产氮中效(Ⅱ)、中产氮中效(Ⅲ)及低产氮低效(Ⅳ)4种类型。其中,中产中效型品种最多,为56.8%;高产高效型品种最少,仅为8.1%;高产中效型和低产低效型品种分别为13.5%和21.6%。4个类型品种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效率开花前差异不显著,开花后是产生差异的关键时期;成熟期Ⅰ型品种干物质和氮向子粒的分配比例较高,而Ⅳ型品种向根和茎秆的分配比例较高。同时,Ⅰ型品种的氮转移量、氮转移效率和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3类型品种。经相关和通径分析,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粒重及氮含量与氮素子粒生产效率显著相关。所以,较高的粒重和较低的植株氮含量是高产氮高效品种的基本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特性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J].
王敬锋 ;
刘鹏 ;
赵秉强 ;
董树亭 ;
张吉旺 ;
赵明 ;
杨吉顺 ;
李耕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04) :699-707
[2]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J]. 张锡洲,阳显斌,李廷轩,余海英.应用生态学报. 2011(02)
[3]   东北地区春玉米施肥现状调查 [J].
高强 ;
冯国忠 ;
王志刚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4) :229-231
[4]   不同氮效率水稻生育后期氮素积累转运特征 [J].
叶利庭 ;
宋文静 ;
吕华军 ;
栗艳霞 ;
沈其荣 ;
张亚丽 .
土壤学报, 2010, 47 (02) :303-310
[5]   施氮量对不同肥力水平下夏玉米碳氮代谢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J].
王俊忠 ;
黄高宝 ;
张超男 ;
杨亚军 ;
赵会杰 ;
朱晓燕 ;
马培芳 .
生态学报, 2009, 29 (04) :2045-2052
[6]   甜玉米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基因型差异 [J].
陆大雷 ;
刘小兵 ;
赵久然 ;
王德成 ;
郭景伦 ;
陆卫平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5) :852-857
[7]   不同基因型糯玉米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研究III.氮素分配转移特性的基因型差异 [J].
卢艳丽 ;
陆卫平 ;
刘小兵 ;
王继丰 ;
刘萍 ;
陆大雷 ;
苏晖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1) :86-92
[8]   不同基因型糯玉米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研究 Ⅰ.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 [J].
卢艳丽 ;
陆卫平 ;
王继丰 ;
刘萍 ;
刘小兵 ;
陆大雷 ;
苏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3) :321-326
[9]   不同氮效率玉米杂交种的根系生长、氮素吸收与产量形成 [J].
春亮 ;
陈范骏 ;
张福锁 ;
米国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5) :615-619
[10]   我国北方玉米品种个体产量潜力与氮利用效率研究 [J].
王空军 ;
张吉旺 ;
郭玉秋 ;
胡昌浩 ;
董树亭 ;
蒋高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5) :879-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