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高温高湿职业危害及其临界预防点确定

被引:31
作者
王希然
李夕兵
董陇军
机构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矿井; 高温高湿环境; 职业危害; 热应力指标; 临界预防点; 降温标准;
D O 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2.02.020
中图分类号
TD72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预防矿井高温高湿热害对矿工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矿井热源以及高温高湿环境导致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选取等效温度(TET)和综合温度指标(TZ)作为热应力指标,调查研究矿井高温高湿环境造成的矿工疲劳问题和烦恼问题。提出在矿井特殊环境下导致矿工疲劳和烦恼的临界预防点—TET指标临界值和TZ指标临界值分别为28.48℃和26.14℃,并给出矿井临界深度745 m。结果表明:提出的临界预防值与国内外已经制定的标准有一定的一致性。矿井开采超过临界深度后,矿工疲劳、烦恼影响程度将随开采深度急剧增加。不同深度矿井应该采取不同的降温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深井开采灾害应对决策技术综述.[J].董陇军;李夕兵;李萍萍;.有色金属.2009, 01
[2]   高温高湿热环境下人体耐受力研究 [J].
吕石磊 ;
朱能 ;
冯国会 ;
孙丽靖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982-985
[3]   高温环境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影响的调查研究 [J].
刘卫东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7, (03) :43-45
[4]   矿井降温空调系统的分类及发展现状 [J].
王进 ;
赵运超 ;
梁栋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02) :109-113
[5]   高温高湿下人体热应力评价指标的研究 [J].
孙丽婧 ;
朱能 .
煤气与热力, 2006, (10) :67-70
[6]   国内外深井降温技术研究和进展 [J].
冯兴隆 ;
陈日辉 .
云南冶金, 2005, (05) :9-12
[7]   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J].
陈安国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08) :6-9
[8]   一种疲劳自评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初探 [J].
季红光 ;
王海明 ;
陈尧忠 ;
张麟 ;
潘祥福 .
海军医学杂志, 1999, (01) :30-32
[9]  
现代金属矿床开采科学技术.[M].古德生等; 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10]  
矿内热环境工程.[M].岑衍强;侯祺棕编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