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

被引:29
作者
高志海
丁峰
魏怀东
机构
[1]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2]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甘肃武威
[3] 甘肃武威
关键词
河西地区; 荒漠化; 成因; 防治措施;
D O I
10.13577/j.jnd.2001.0413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甘肃省河西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发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荒漠化主要类型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 和土壤盐渍化.全区现有各类荒漠化土地21.3万km2,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沙质荒漠化土地有17.59万 km2.荒 漠化对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河西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 因:河西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以及生产实践中,水、土、植被资源等缺乏科 学、合理的利用是引起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治和减轻河西地区的荒漠化,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首先 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第三是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尤 其是防沙治沙中资金、科研、人才的投入,建设重点荒漠化防治项目,使河西地区最普遍的沙质荒漠化得到 遏制;第四是加强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强执法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河西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及对策 [J].
张志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4) :36-40
[2]   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 [J].
安富博 ;
丁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0, (02) :41-47
[3]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J].
董光荣 ;
吴波 ;
慈龙骏 ;
周欢水 ;
卢琦 ;
罗斌 .
中国沙漠, 1999, (04) :22-36
[4]   甘肃科技治沙50年 [J].
丁峰 ;
王继和 ;
彭鸿嘉 ;
安富博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1999, (03) :44-52
[5]   自然灾害的概念、等级 [J].
汤爱平 ;
谢礼立 ;
陶夏新 ;
文爱花 .
自然灾害学报, 1999, (03) :61-65
[6]   河西走廊荒漠化防治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 [J].
康玲 .
中国沙漠, 1999, (02) :100-103
[7]   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1998年水灾的灾害经济学思考 [J].
杜一 .
自然灾害学报, 1998, (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