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早稻品种理想型性状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周清明
康春林
尹大德
蒋佐昇
伏军
李娟
机构
[1] 湖南农学院
[2] 湖南农学院 长沙
[3] 长沙
[4] 长沙
关键词
广义遗传力; 早稻; 高产品种; 理想型性状;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3.01.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1989~1990年两年试验的基础上,对19个早籼和8个早粳高产品种的193个性状的育种值进行了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 早籼高产品种共有谷草比、草株生物产量、成熟时绿叶剩存率、蜡熟期剑叶胞间CO2浓度等10个理想型性状,由这10个理想型性状建立的回归方程其预测准确率均在93.87%以上且X2测验效果好;2) 早粳高产品种共有移栽时最大叶长、主茎倒二节间直径等7个理想型性状,由这7个理想型性状建立的回归方程其预测准确率均达97.47%以上,且x2测验效果好:3) 有3个理想型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高(>0.92),其它理想型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为中等(0.50~0.76)。就几个特别重要的理想型性状对产量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浙江早籼品种株型的研究 [J].
林大为 ;
徐云碧 ;
施丽芳 ;
申宗坦 .
中国水稻科学, 1988, (01) :43-44
[2]   水稻叶型的类别及其与光合作用关系的研究 [J].
孙旭初 .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04) :49-55
[3]   杂交籼稻产量因子的关联性研究 [J].
王学栋 ;
项友斌 ;
夏仲炎 .
安徽农业科学, 1985, (01) :13-17
[4]   水稻理想株形育种的理论和方法初论 [J].
杨守仁 ;
张龙步 ;
王进民 .
中国农业科学, 1984, (03) :6-13
[5]   江苏省后季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J].
郭二男 ;
王才林 ;
华国怀 ;
蒋建国 .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07) :6-10
[6]   水稻品种间性状优势强度关联性的初步研究 [J].
曾世雄 .
作物学报, 1983, (02) :73-78
[7]   水稻产量性状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 [J].
廖佩言 ;
刘景西 .
作物学报, 1983, (02) :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