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饲用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6
作者
:
马国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所
马国胜
薛吉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所
薛吉全
路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所
路海东
机构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所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来源
: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年
/ 01期
关键词
:
饲用玉米;
生物学产量;
籽粒产量;
植株性状;
关联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3个饲用玉米品种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与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饲用玉米生物学产量与主要性状间的关联度顺序为:株高>穗位高>成熟期保绿度>穗行数>行粒数>结实长>吐丝期>穗长>穗粗>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间的关联度顺序为:千粒重>穗长>结实长>行粒数>穗粗>行数>生物产量>株高>穗位高>成熟期保绿度>吐丝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黑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林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林建新
;
陈山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陈山虎
;
卢和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卢和顶
;
童川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童川拉
;
纪荣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纪荣昌
.
玉米科学,
2004,
(S1)
:48
-50
[2]
玉米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王建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
王建迎
;
张慧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
张慧兰
;
杨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
杨宏
.
玉米科学,
2002,
(S1)
:66
-67+90
[3]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农艺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J].
罗元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建新农场四大队
罗元新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5,
(03)
:213
-214+216
[4]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J].
刘录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刘录祥
;
孙其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孙其信
;
王士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王士芸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3)
:22
-27
[5]
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邓聚龙著, 1987
←
1
→
共 5 条
[1]
黑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林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林建新
;
陈山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陈山虎
;
卢和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卢和顶
;
童川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童川拉
;
纪荣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纪荣昌
.
玉米科学,
2004,
(S1)
:48
-50
[2]
玉米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王建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
王建迎
;
张慧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
张慧兰
;
杨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科院
杨宏
.
玉米科学,
2002,
(S1)
:66
-67+90
[3]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农艺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J].
罗元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建新农场四大队
罗元新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5,
(03)
:213
-214+216
[4]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J].
刘录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刘录祥
;
孙其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孙其信
;
王士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王士芸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3)
:22
-27
[5]
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邓聚龙著, 198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