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理脾方药血清对大鼠离体肝星状细胞相关凋亡基因产物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孙劲晖
丁霞
田德禄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关键词
调肝理脾方药; 肝星状细胞; 凋亡; Bcl-2; p53; Fas; FasL;
D O I
10.19664/j.cnki.1002-2392.2005.06.005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调肝理脾方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环节及作用。方法: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给予乙醛的干预,免疫细胞化学和图象半定量分析的方法测定各肝星状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结果: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方药血清可以通过减少Bcl-2和FasL的表达与增加p53和Fas的表达,促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P<0.01,P<0.05),并且其诱导凋亡作用中Bcl-2的表达是高度敏感的。结论:调肝理脾方药血清可以通过减少Bcl-2和FasL的表达与增加p53和Fas的表达的环节干预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
引用
收藏
页码:6 / 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星状细胞模型的建立 [J].
孙劲晖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4, (01) :18-20
[2]   改良法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J].
翁山耕 ;
冷希圣 ;
魏玉华 ;
彭吉润 ;
郑恩涛 ;
程继华 ;
张佑彬 ;
吕建锋 ;
杜如昱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01) :83-86
[3]  
The hepatic stellate (Ito) cell: its role in human liver disease[J] . Marc L. Hautekeete,Albert Geerts.Virchows Archiv . 1997 (3)
[4]  
Hepatic stellate cells nomenclature(let-ter). AhernM,HallP,Halliday J,et al. Hepatology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