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草胺对无芒稗种子的诱杀作用研究

被引:4
作者
余柳青,吴林福,朱碧英,高其康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丁草胺,无芒稗颖果,杂草诱杀;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4.01.006
中图分类号
S451.21 [水田化学除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无芒稗(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var.mitis(Pursh)Petern.)颖果(俗称种子)切度处理的发芽率达62%~81%,其休眠原因之一为籽实皮坚硬透水性差,胚得不到充足水分而处于休眠状态(属强迫型休眠).丁草胺1.08kga.i./hm2能诱导休眠的无芒种种子前发并将其杀灭,其诱杀率达63%.丁草胺溶液浸种7d,无芒稗种子有效发芽率达72%。较高温度(昼/夜:35℃/25℃)促进丁草胺诱导休眠无芒稗种子萌发.丁草胺作用于无芒种颖果将实皮,使中果皮细胞“栅栏”间距明显增大,内皮层管细胞减少,从而使无芒种颖果籽实皮透水性增强,促进萌发。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