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53
作者
渠丽萍 [1 ]
张丽琴 [1 ]
胡伟艳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影响因素; 主成分回归; 武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与规划因素;然后利用武汉市1993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主成分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增长、城市非农化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增量供给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选择土地产出率较高的工业用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促进,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供给和构建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是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70 / 9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 [J].
陈丽红 ;
石培基 ;
郝方方 .
统计与决策, 2009, (04) :82-84
[2]   黑龙江省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力——以佳木斯市为例 [J].
宋戈 ;
郑浩 .
经济地理, 2008, (02) :297-299+307
[3]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理论与实证研究 [J].
吴郁玲 ;
曲福田 .
资源科学, 2007, (06) :106-113
[4]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评价及区域分异特征 [J].
陈海燕 ;
李闽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5) :61-65
[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用地模式探讨 [J].
李翅 ;
吕斌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 (08) :7-9+46
[6]   基于RS和ANN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J].
王力 ;
牛铮 ;
尹君 ;
李志伟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 (03) :32-35
[7]   黑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空变异规律 [J].
王杨 ;
宋戈 .
经济地理, 2007, (02) :313-316+322
[8]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J].
顾湘 ;
姜海 ;
曲福田 .
资源科学, 2006, (06) :112-119
[9]   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J].
曲福田 ;
陈江龙 ;
陈雯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231-241
[10]   有偏回归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J].
王斌会 .
统计与决策, 2004, (07)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