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草地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被引:28
作者
王延平 [1 ,2 ]
邵明安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蒸散量; 动态分析; 陕北黄土区; 苜蓿;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5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该文根据陕北黄土区4种不同立地条件下苜蓿地(MedicagosativaL.)连续3a的降雨、径流、土壤水分动态和生物产量的小区定位观测结果,研究分析了自然降水与土壤水分补给、土壤水分补给与地上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消耗的关系;并采用FAO法和水量平衡法分别计算出了苜蓿地土壤水分的承载力。结果表明:苜蓿地土壤水分补给量与地上部生物量呈线性关系,地上部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消耗量呈二次函数关系。用FAO法估算可得陕北黄土区土壤水分可承载的苜蓿最大产量为3992.2~4173.7kg/hm2;而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可得陕北黄土区苜蓿地可承载的地上部生物量为2600~3500kg/hm2,比FAO法低16.07%~33.52%。坡向、坡位相同时,坡度增大,承载力降低;坡向、坡度相同时,下坡承载力大于上坡;坡度、坡位相同时,南坡承载力小于北坡。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陕北黄土区陡坡地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D].王延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0
[2]  
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D].徐学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01
[3]  
晋西黄土区坡面林地土壤水分承载力研究.[D].孙中峰.北京林业大学.2004, 04
[4]  
Soil water carrying capacity for vegetation: A hydrologic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 model solution.[J].Y.Q. Xia;M.A. Shao.Ecological Modelling.2008, 2
[5]   Water use of tree lines: importance of leaf area and micrometeorology in sub-humid Kenya [J].
Radersma, S ;
Ong, CK ;
Coe, R .
AGROFORESTRY SYSTEMS, 2006, 66 (03) :179-189
[6]  
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J].David Price.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1999, 1
[7]  
Plant Water Relations: Some Physical Aspects.[J].J R Philip.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1966,
[8]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杏林地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J].
王延平 ;
邵明安 .
林业科学, 2009, 45 (12) :1-7
[9]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J].
田有亮 ;
何炎红 ;
郭连生 .
林业科学, 2008, (09) :13-19
[10]   陕北黄土区陡坡地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J].
王延平 ;
邵明安 ;
张兴昌 .
生态学报, 2008, (08) :3769-3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