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丘陵区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以盱眙县为例

被引:7
作者
陈良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系淮安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生态农业; 模式; 效益;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4.06.002
中图分类号
F323.2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盱眙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立体种植型、观光生态型、规模开发型、庭院生态型,农林牧副渔综合型。着重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指出低山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要充分考虑山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要因地制宜,实现从生态环境资源化到县域经济生态化,树立全新的观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丘陵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淮河流域及洪泽湖水质的演变趋势分析 [J].
李波 ;
濮培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1) :67-73
[2]   水网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研究——以金湖县为例 [J].
陈良 ;
张超龙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77-81
[3]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水土流失动态评估 [J].
倪晋仁 ;
李英奎 .
地理学报, 2001, (05) :610-620
[4]   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 [J].
郭旭东 ;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地理学报, 2001, (04) :447-455
[5]   低山丘陵半干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报 [J].
郑昭佩 ;
刘作新 ;
向晓明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02) :68-71
[6]   关于水土流失的几个问题 [J].
谈明洪 ;
王军艳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1, (02) :40-42
[7]   三峡库区坡地生态工程控制土壤养分流失研究——以等高植物篱为例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张光远 ;
丁树文 ;
蔡崇法 .
地理研究, 2000, (03) :303-310
[8]   山地生态农业研究 [J].
谢代银 ;
范大路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03) :49-53
[9]  
中国生态农业.[M].郭书田主编;.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