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痂下组织细菌定量的临床意义

被引:16
作者
许伟石
徐大忠
袁保政
董鹤亮
徐丽菊
张德珍
张琪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科
[2] 上海第二医学院烧伤研究室
关键词
焦痂切除; 痂下组织菌量; 侵袭性感染; 创面脓毒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了157例严重烧伤患者的220次焦痂切除手术中各个部位的920个痂下组织标本的细菌定量,结果发现伤后1~4天中,86%痂下细菌定量≤10~4/克组织,14%≥10~5;伤后5天后。62%≤10~4,38%≥10~5,表明痂下组织的细菌数量随伤后时间的推延而增加,伤后第五天后显著高于伤后4天内,并维持在一个水平。痂下组织细菌定量≥10~5/克组织者其创面脓毒症的发生率为32.3%,显著高于≤10~4的脓毒症发生率。本文同时对焦痂下组织细菌定量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100 +100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