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栽培稻×小粒野稻F1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1
作者
陈景
张建中
刘康平
机构
[1] 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湛江
关键词
普通栽培稻; 小粒野稻; 杂种一代; 酯酶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用二倍体普通栽培稻和异源四倍体小粒野稻及其杂种一代(F1)进行酯酶同工酶测定和主要性状的田间表证。结果表明:普通栽培稻与小粒野生稻由于亲缘关系较远,其遗传基础差异很大,从而致使两者的酯酶同工酶谐相差也很大。两者杂交的F1,集中显示出双亲的所有酶带。F1的酶带是由于双亲互补的多个结构基因通过一系列调控机制而表达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同工酶基因多样性及非随机组合现象的研究 [J].
孙新立,才宏伟,王象坤 .
遗传学报, 1996, (04) :276-285+331
[2]   同工酶与玉米杂种产量优势预测的研究 [J].
杨太兴 ;
段章雄 ;
郭乐群 ;
刘新芝 ;
思杨 .
植物学报, 1995, (06) :432-436
[3]   水稻广亲和性的酯酶同工酶特征及其遗传初探 [J].
余文金 ;
刘国平 ;
郭学兴 ;
郑家奎 .
遗传, 1991, (04) :5-8
[4]   杂交水稻苗期同工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J].
朱英国 ;
张为国 .
作物学报, 1987, (02) :89-96
[5]  
中国作物遗传资源[M].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 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