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努力:中苏在1960年代初的斗争与调和——1960年代中苏关系研究之一

被引:17
作者
李丹慧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苏关系; 1960年代初; 斗争与调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9 [中国外交史、对外关系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1960年代初,中苏两党实现新的团结的前提,都是要求对方向自己认为正确的立场靠拢。毛泽东更表明中共要影响苏共、帮助赫鲁晓夫。由此两党开始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冲突。通过世界工联北京会议,中国率先在国际社会组织中公开了中苏两党的分歧。赫鲁晓夫进行报复,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组织了对中共代表团的围攻,并单方面决定召回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将意识形态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面对大跃进造成的中国国内经济衰退,毛泽东与中共在顶住苏联压力的同时,不得不对苏采取让步政策。双方关系出现了短暂的缓和。其间,中苏两党的对外方针在表象上呈现出相互趋同转化的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62
页数:3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十年论战.[M].吴冷西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  
苏联高层决策70年.[M].邢广程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3]  
周恩来传.[M].金冲及 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4]  
历史回忆.[M].刘宁一著;吴学林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5]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毛泽东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6]  
刘少奇年谱.[M].刘崇文;陈绍畴 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7]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薄一波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8]  
回忆与怀念.[M].伍修权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9]  
中苏贸易史资料.[M].孟宪章 主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
[10]  
赫鲁晓夫回忆录.[M].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东方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