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被引:6
作者
王继庆
张德成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资源产权; 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
D O I
10.13691/j.cnki.cn23-1539/f.2008.04.012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面临振兴的机遇,也面对来自各种制约因素的挑战。分析制约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认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乡村旅游资源产权的缺失、乡村旅游系统因子之间的摩擦,以及乡村旅游的飞地化和经营者的低价竞争。为了保护和利用具有公有产权性质的乡村旅游资源,现实的制度安排是建立起代理制度,代理人按照市场规则代理行使产权公有者主体的权责,村民的社区合作组织可作为产权代理人参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这是避免乡村旅游产品失去乡村性以及避免低价竞争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 [J].
杨军 .
旅游科学, 2006, (04) :7-11
[3]   乡村旅游开发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内化探析 [J].
史清莲 .
生产力研究, 2006, (03) :139-141
[4]   “农家乐”发展中政府的“缺位”与“越位” [J].
何景明 .
旅游学刊, 2006, (03) :11-11
[5]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 [J].
邹统钎 .
旅游学刊, 2005, (03) :63-68
[6]   旅游发展与遗产管理研究: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的视角——兼遗产资源管理研究评述 [J].
张朝枝 ;
保继刚 ;
徐红罡 .
旅游学刊, 2004, (05) :35-40
[7]   世界遗产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定位研究 [J].
朱建安 .
旅游学刊, 2004, (04) :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