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发展林下经济意义与模式探索

被引:10
作者
宋文军
陈静
机构
[1] 大兴安岭技师学院
关键词
大兴安岭地区; 林下经济; 意义; 模式;
D O I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2.06.013
中图分类号
F326.27 [地方林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林下经济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遵循技术、经济规律而建立的一种多种群、多层次、多序列、多功能、多效益、低投入、高产出、高效、持续、稳定的生产系统。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兴安岭地区依据"把资源管理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的发展战略,以维护生态安全、不破坏林木和原生植被为前提,以实现绿色增长、促进百姓增收、拉动经济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五大发展模式:林菌模式、林果模式、林药模式、林畜(禽)模式、林菜模式等,这五大模式皆依据大兴安岭林下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统筹兼顾的原则,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实现我区林下经济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林下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经济效益 [J].
柏方敏 .
林业与生态, 2011, (08) :17-18
[2]   宁夏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J].
周学军 ;
马廷贵 ;
唐建宁 .
宁夏农林科技, 2011, 52 (05) :15-16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J].
冯达 ;
郑云玉 ;
温亚利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9) :10357-10359
[4]  
林下经济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李金海,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