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江汉盐湖盆地盐间非砂岩油气运移聚集研究
被引:7
作者
:
宋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宋阳
李春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春梅
旷理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旷理雄
机构
:
[1]
江汉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江汉石油管理局技术处
来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000年
/ 04期
关键词
:
盐豪层;
油气运移;
机理;
模式;
效率;
资源量;
生油气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江汉盆地盐间白云岩既是烃源岩又是非常规储集层。从资料显示的盐间顶部含油型高丰度油浸、油源对比所证实的存在下生上储多油源性、以及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古地形及裂缝带等表明,盐间白云岩内油气确实发生过运移。分析指出盐间油气成藏是在压实作用、浮力作用及毛细管压力等动力因素下,以盐间层内孔喉、微裂缝、盐层异常错位、盐间高压流体刺穿和盐间断层缝等4种通道模式,经历了盐间油气欠压实喉道阶段和盐间高压微裂缝间歇性阶段两大运移过程的结果。由于盐间储集层渗透性较差,油气运移规模和距离受到限制,因此,该区具有盐间白云岩油浸分布广泛、油藏不受构造控制的特点;形成的油气藏类型单调,区内主要形成孔隙型油藏,而局部裂缝发育带内形成孔隙一裂缝型油藏。最后,根据该区盐间白云岩油气运移、成藏的机理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油气运、聚效率新概念,即盐间油气初次运移效率、盐间油气可流动效率和盐间油气成藏效率,并分别给出多种解决计算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113 +113-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盐湖油田地质.[M].王典敷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
1
→
共 2 条
[1]
盐湖油田地质.[M].王典敷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