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以渭干河流域为例

被引:28
作者
乔旭宁 [1 ,2 ]
杨永菊 [1 ]
杨德刚 [2 ]
李成林 [3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损益; 机会成本; 支付意愿; 渭干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构建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内容与流程,并以渭干河流域为例,计算了流域上下游生态损益、居民支付意愿和综合成本,分别作为补偿的最高、最低和参考标准。结果表明:2007年上游应获得的最高补偿标准为24.83×108元,最低标准为2 443.46×104元,参考标准为6.7×108元。下游各县作为受益者,应支付的补偿额为:库车为818.51×104~28 096.3×104元,补偿参考标准19 927.61×104元;沙雅466.7×104~64 179.1×104元,补偿参考标准17 204.17×104元;新和341.17×104~155 988.7×104元,补偿参考标准为29 998.71×104元。不同补偿标准对流域农牧民福祉产生较大影响,按照参考标准的8.67%进行补偿,就可使上游居民尤其是水源涵养区的农牧民收入水平可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达到流域的平均收入水平。在讨论部分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666 / 16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张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 03
[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空间转移评价——以渭干河流域为例 [J].
乔旭宁 ;
杨永菊 ;
杨德刚 .
中国沙漠, 2011, 31 (04) :1008-1014
[3]   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英文) [J].
熊鹰 ;
王克林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 (03) :389-405
[4]   关于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J].
李文华 ;
刘某承 .
资源科学, 2010, 32 (05) :791-796
[5]   生态补偿效益、标准——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赵翠薇 ;
王世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4) :597-606
[6]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 [J].
赵雪雁 ;
董霞 ;
范君君 ;
戴其文 .
冰川冻土, 2010, (01) :204-210
[7]   中国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与阶段推进论 [J].
孙新章 ;
周海林 ;
张新民 .
资源科学, 2009, 31 (08) :1349-1354
[8]   环境需求函数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J].
曹东 ;
宋存义 ;
王金南 ;
於方 ;
杨金田 ;
李万新 ;
曹国志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03) :80-84
[9]   生态资产空间流转及价值评估模型初探 [J].
范小杉 ;
高吉喜 ;
温文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5) :160-164
[10]   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 [J].
秦艳红 ;
康慕谊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4) :55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