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限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蔡太义 [1 ,2 ]
黄耀威 [3 ]
黄会娟 [1 ]
贾志宽 [2 ]
李立科 [4 ]
杨宝平 [2 ]
韩思明 [2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3] 河南省农业厅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免耕; 秸秆; 覆盖;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春玉米;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1.0328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探明渭北旱塬免耕秸秆覆盖对春玉米田土壤活性有机碳(LOC)、碳库管理指数(CMI)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而明确该区免耕覆盖的适宜年限,于2001—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旱农试验站,设置了不同年限处理:1年(S1)、3年(S3)、5年(S5)、8年(S8)和10年(S10)的免耕秸秆覆盖定位试验,以常规耕作(CK)和10年免耕不覆盖(CK0)为对照。结果表明:与CK相比,S1、S3、S5、S8和S10处理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分别提高7.6%、13.5%、25.4%、48.6%和79.0%;LOC分别提高40.1%、51.5%、102.4%、78.4%和75.3%;CMI分别提高49.4%、61.2%、126.8%、85.4%和75.3%。春玉米产量、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分别与LOC和CMI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与TOC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LOC和CMI较TOC更能快速准确地反映不同年限免耕覆盖对土壤碳库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以作为渭北旱塬免耕秸秆覆盖生态效应的评价指标,且该区覆盖年限以5~8年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1962 / 19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冯宗炜 ;
黄宇 .
生态学报, 2005, (03) :513-519
[2]   旱地农田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的原因初探 [J].
樊军 ;
郝明德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3) :263-266
[3]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J].
杨景成 ;
韩兴国 ;
黄建辉 ;
潘庆民 .
生态学报, 2003, (04) :787-796
[4]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J].
沈宏 ;
曹志洪 ;
王志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3) :15-20
[5]   长期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张志国 ;
徐琪 ;
R.L.Blevins .
土壤学报, 1998, (03) :384-391
[6]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养分转化的研究 [J].
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6) :41-49
[7]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J].
李琳 ;
李素娟 ;
张海林 ;
陈阜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106-109
[8]  
Effects of 11 year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soil organicmatter fractions in wheat monoculture in Loess Plateau ofChina. Chen H Q,Hou R X,Gong Y S,Li H W,Fan M S,Kuzyakov Y.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 2009
[9]  
Soil carbon fractions based on their degree of oxi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arbon management index for agricultural systems. Blair G J,Lefroy R D B,Lisle L.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 1995
[10]   旱地玉米免耕覆盖土壤水分研究 [J].
籍增顺,王盛霞,洛希图,张象俊,武金芳 .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03)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