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12
作者
吴志伟 [1 ,2 ]
胡远满 [2 ]
陈文波 [1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景观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GIS技术; 综合指标评价法; 分宜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83306 ; 0903 ;
摘要
通过建立分宜县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分宜县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支持下,对分宜县土地利用效益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对分宜县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分宜县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水平适中,县域中东部为土地利用效益最高地区,其次为县中西和中南部,最差的地域为县东北部和西南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符合县域生态经济的基本规律。最后,依据各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方式等特点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271 +2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 [J].
蒋国富 ;
刘长运 .
经济地理, 2008, (04) :636-639
[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 [J].
常建娥 ;
蒋太立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01) :153-156
[3]   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与案例研究 [J].
王雨晴 ;
宋戈 .
地理科学, 2006, (06) :743-748
[4]   山东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研究 [J].
张宝山 ;
陈娟 .
山东经济, 2006, (06) :135-137
[5]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武汉市为例 [J].
佟香宁 ;
杨钢桥 ;
李美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53-57
[6]   新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J].
马连营 ;
臧俊梅 ;
朱亚夫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12-15
[7]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J].
刘喜广 ;
刘朝晖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91-95
[8]   黄土丘陵沟壑区集水区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J].
赵文武 ;
傅伯杰 ;
陈利顶 ;
吕一河 ;
刘永琴 .
生态学报, 2004, (07) :1358-1364
[9]   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探索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模式 [J].
张忠国 ;
高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05-108
[10]   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J].
郭旭东 ;
邱扬 ;
连纲 ;
刘康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5) :47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