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发病时相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

被引:32
作者
孙艳玲
赵景民
周光德
王松山
李文淑
孟二红
张泰和
张玲霞
陈菊梅
朱传琳
皇甫玉珊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理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理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理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理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胆外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理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理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专家组,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专家组,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专家组,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专家组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肝炎,重型; 病理学,临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 [病毒性肝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我国重型肝炎的发病时相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 196例临床资料完整、有肝穿刺活检和 (或 )尸检材料的重型肝炎 (SH)病例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ASH) 14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SSH) 2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CSH) 16 1例 ,采用临床与病理观察相结合 ,辅以肝细胞与胆管细胞标志物 (ALB、CK18和CK19)及Ⅰ、Ⅲ型胶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研究各型SH的临床 病理发病时相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ASH、SSH和CSH的病理发病时相均值分别为 (13 4± 7 2 )d、(77 4± 6 9 3)d和 (80 5± 6 3 2 )d ,其中仅 1例HBV性ASH病理发病时相为 2 7d ,1例病原未明 ,SSH病理发病时相为 12d ,小儿ASH和SSH病理发病时相较成人相对偏短。SH病理改变为 :ASH呈一次性打击的大块性或亚大块性肝细胞坏死 ,窦壁网架不塌陷或少量非完全性塌陷 ,可出现胆管样或腺泡样肝细胞增生 ;SSH为多次打击引发的亚大块或杂以大块性肝细胞坏死 ,伴较大量小胆管及胆管样肝细胞增生 ,肝窦早期充血 ,中期塌陷 ,晚期闭塞 ,以Ⅲ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增生 ;CSH则在慢性肝病背景下呈现ASH或SSH病变 ,病理上无特殊性。结论 本组资料中ASH与SSH病理发病时相与中国2 0 0 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临床发病时相的划分基本吻合 ,但少数病例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寄生虫病学分会
    肝病学分会
    [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 324 -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