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粒重的超亲遗传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14
作者
熊振民
孔繁林
机构
[1]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粒重; 超亲遗传; 越亲遗传; 水稻; 杂交组合; 水稻品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稻谷粒重是一个数量性状,可以认为其遗传力高于穗数和粒数。 稻谷粒重往往表现超亲遗传,所以有可能从小粒的亲本的杂交和选择而得到大粒的单株。根据这个原则,我们获得了千粒重达40~50克的一些品系。 谷粒长度、宽度和厚度与粒重呈显著相关,但是可以认为厚度对粒重的关系更为重要。粒长比粒宽和粒厚表现更大的超亲遗传。 超亲遗传有正向的(大于亲本)或负向的(小于亲本),但后者较为普遍。 同时我们发现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小,因此可以想象大穗大粒类型有可能使水稻在丰产性方面有所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粒稻培育 [J].
林英昂 .
福建农业科技, 1979, (03) :52-54
[2]   关于选育大穗大粒稻种的初步研究 [J].
杨诗选 ;
王成明 .
云南农业科技, 1979, (01) :3-15
[3]   云南稻种资源的利用和特大粒型矮杆品种的选育 [J].
熊振民 ;
孔繁林 .
浙江农业科学, 1978, (04) :27-31
[4]   大粒型水稻品种的遗传动态及其选育 [J].
熊振民 ;
孔繁林 .
浙江农业科学, 1976, (02)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