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东北冷涡发展过程中的能量学研究

被引:21
作者
孙力
机构
[1]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东北冷涡,能量收支,能量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一次典型的东北冷涡过程做了能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活动具有鲜明的阶段性能量学特征。东北冷涡发展之前,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很小,边界通量也处于正负相间的振荡状态。早期发展阶段,扰动动能边界通量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随着非绝热加热制造扰动有效位能和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转换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外界扰动动能的大量输送和纬向平均动能向扰动动能转换的明显加强,导致了东北冷涡的强烈发展,即这一时期区域内部的能量过程也同样十分重要。东北冷涡的减弱是从有大量扰动动能转换成纬向平均动能开始的,随后加上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转换以及边界通量作用的减弱,使得冷涡逐渐衰亡。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2+104-1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暴雨类冷涡与非暴雨类冷涡的合成对比分析 [J].
孙力,王琪,唐晓玲 .
气象, 1995, (03) :7-10
[2]   东北冷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东亚大型环流系统之间的关系 [J].
孙力,郑秀雅,王琪 .
应用气象学报, 1994, (03) :297-303
[3]   北上热带气旋发展与不发展的对比分析 [J].
孙力 ;
郑秀雅 ;
王琪 .
热带气象学报, 1993, (04) :326-334
[4]   中尺度低涡发展时高层流场特征及能量学研究 [J].
孙淑清 ;
田生春 ;
杜长萱 .
大气科学, 1993, (02) :137-147
[5]   西南低涡动态的合成诊断 [J].
丁治英 ;
吕君宁 .
高原气象, 1991, (02) :156-165
[6]   转向台风活动在东亚秋季环流变化中的作用 [J].
胡坚 .
大气科学 , 1989, (03) :305-312
[7]   江淮气旋的能量变化 [J].
杨信杰 .
气象学报, 1988, (04) :486-491
[8]  
东北暴雨[M]. - 气象出版社 , 郑秀雅等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