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基于ISM的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福利供给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9
作者:
黄颖利
[1
]
乔振华
[1
]
邹为涛
[2
]
秦会艳
[1
]
张祥华
[1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生态福利;
系统理论;
解释结构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森林公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S759.91 [国家森林公园];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90705 ;
摘要:
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生态福利供给的载体之一,具有带动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教育以及游憩、康养的复合功能,是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从生态福利的概念出发,结合系统理论,以黑龙江省为例构建了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福利供给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确定了生态福利供给系统内部要素的递阶结构,从ISM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福利供给系统表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健康(S01),心理健康(S02),地方感(S04)等8个内部要素;表层影响因素直接关系森林公园生态福利的供给。(2)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福利供给系统中层影响因素包括21个内部因素;中层影响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表层因素,对其中可人为控制的因素进行干预是提高生态福利供给的重要路径之一。(3)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福利供给系统深层影响因素包括游步道总数(S09),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S14),林业相关科研和教育的投入(S16),环境建设与保护投入(S27),当年植树造林面积(S30)五个内部因素;深层影响因素具有多途径影响性和可控性,对其进行规划是国家森林公园提供高质量生态福利的主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090 / 409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