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生态网络特征与演进规律——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4
作者
赵秋叶 [1 ,2 ]
施晓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生态网络; 循环性; 生态效率; 上升性和恢复力; 演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业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对于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对其进行研究也是当前产业生态学的新方向。产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产业组分以及环境组分之间通过物质交换及能量流动等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产业生态网络则是其各组分之间通过物质流等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关系的一种拓扑结构。基于货币型投入产出模型通过物质型转化构建城市尺度产业生态网络,借鉴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提出通过循环性、生态效率、上升性3类特征指标判定产业生态网络的演进规律。实证研究了2005—2014年北京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演进规律,阐明了其发展的趋势。主要结论是:从趋势分析,北京市产业生态系统循环性、生态效率和上升性有随时间而提升的趋势。其中,循环性和上升性变化趋势一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2007年数值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生态效率总体随年份呈现波浪式增速的趋势;从指数分析:各年份循环指数(FCI)介于0—1之间,表明产业系统的物质循环流量均小于直接流量;A/C指数介于0.187—0.256之间,表明离理论可持续发展状态(0.401)还有相当的距离;生态效率10年提高2.4倍,在2013年已经接近1,到2014年实现大于1的水平,其生态效率已达到这10a间的最优的状态。总体上,北京市产业系统正在向物质循环性、生态效率以及系统上升性逐步提高的方向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873 / 48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基于DEA方法的指标选取和环境效率评价研究.[D].罗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01
  • [2] 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张萌.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02
  • [3] 生态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李中才
    徐俊艳
    吴昌友
    张漪
    [J]. 生态学报, 2011, 31 (18) : 5396 - 5405
  • [4] 生态工业园共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蔡小军
    李双杰
    刘启浩
    [J]. 软科学, 2006, (03) : 12 - 14
  • [5] 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途径探讨
    孙明贵
    刘建新
    陈雪阳
    [J]. 华东经济管理, 2005, (03) : 76 - 78
  • [6] 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
    王如松
    [J]. 产业与环境, 2003, (S1) : 48 - 52
  • [7] 建立工业园区纺织生态产业链可行性研究
    蔡建和
    徐鑫华
    曹锡忠
    周静珠
    [J]. 检验检疫科学, 2003, (06) : 7 - 10
  • [8] Ec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of an urban metabolic system based on input–output tables: Model development and case study for Beijing.[J].Yan Zhang;Hongmei Zheng;Brian D. Fath;Hong Liu;Zhifeng Yang;Gengyuan Liu;Meirong Su.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4,
  • [9] Understanding resilience in industrial symbiosis networks: Insights from network analysis.[J].Shauhrat S. Chopra;Vikas Khan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4,
  • [10] Limits on ecosystem trophic complexity: insights from ec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Ulanowicz, Robert E.
    Holt, Robert D.
    Barfield, Michael
    [J]. ECOLOGY LETTERS, 2014, 17 (02) : 127 -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