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

被引:8
作者
金亚征 [1 ]
丁丽梅 [2 ]
王兴月 [3 ]
机构
[1]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2] 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顺义区分校
[3] 河北省滦平县林场管理处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耕作技术; 研究进展; 保护性耕作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5 [有机农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保护性耕作保持和改善土壤结构,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地表径流损失,减少土壤表面的无效蒸发;对土壤具有"降温",和"增温"的双重效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歧最多,研究者在不同作物及不同研究条件下得出的结果不同.目前生产中保护性耕作仍存在低温、杂草防治难、播种质量不易保证、耕层变浅、犁底层明显上升、播种机具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制约保护性耕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的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34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研究 [J].
刘武仁 ;
郑金玉 ;
罗洋 ;
李伟堂 ;
冯艳春 .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02) :8-10+13
[2]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J].
韩宾 ;
李增嘉 ;
王芸 ;
宁堂原 ;
郑延海 ;
史忠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2) :48-53
[3]   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J].
李其昀 ;
贾晓东 .
农机化研究, 2006, (11) :224-224
[4]   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 [J].
何进 ;
李洪文 ;
高焕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0) :62-67
[5]   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李安宁 ;
范学民 ;
吴传云 ;
李洪文 .
农业机械学报, 2006, (10) :177-180+111
[6]   免耕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孙广建 ;
邓旭先 ;
刘素爱 ;
潘建社 ;
司马青焕 .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07) :37-39
[7]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冬麦田土壤水分特征比较 [J].
吕雯 ;
汪有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3) :68-71
[8]   保护性耕作土壤肥力动态变化的研究—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Ⅱ) [J].
马春梅 ;
孙莉 ;
唐远征 ;
刘艳 ;
董守坤 ;
李姚 ;
金喜军 ;
龚振平 .
农机化研究, 2006, (05) :54-56
[9]   对目前保护性耕作体系出现的问题的探讨附视频 [J].
刘明国 ;
高连兴 ;
于玉真 ;
赵丽 .
中国农机化, 2006, (02) :46-47
[10]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J].
柳维扬 ;
张建国 ;
赵湛 ;
张元 ;
郑德明 .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6, (01)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