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爆过程释放的能量分析

被引:23
作者
徐则民
吴培关
王苏达
唐正光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土木系
[2] 昆明理工大学土木系 云南 昆明
[3] 云南 昆明
关键词
岩爆; 能量; 脆性断裂; 破裂面; 晶体;
D O I
10.13577/j.jnd.2003.0317
中图分类号
TU45 [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能量积累与耗散是岩爆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研究一般将岩爆过程释放的能量归结为隧道围岩的弹性应变能。分析表明,开挖状态下,围岩可以积蓄的宏观弹性应变能小于岩爆过程释放的总能量。根据理论物理学、结晶学及矿物学相关理论与岩爆特征,岩爆能量应属于破裂面两侧断裂晶体的应变能,并非围岩整体的应变能。岩爆破裂面断裂晶体的应变能是在裂纹到达的瞬间因晶体被拉伸到极限状态而达到最大值并高速释放的,因此,岩爆能量的积累过程是短暂的、瞬时的。岩爆过程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表面能、动能及热能等形式,而动能是裂纹持续快速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Seismic events with non-shear component: II. Rock bursts with implosive source component.[J].Vladimír Rudajev;Jan ?íleny.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1985, 1
[2]   EXPERIMENTAL-VERIFICATION OF THE KAISER EFFECT IN ROCKS [J].
LI, C ;
NORDLUND, E .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1993, 26 (04) :333-351
[3]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1-9
[4]   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爆裂规律与柱截面温度场计算 [J].
吴波 ;
袁杰 ;
李惠 ;
周文松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2) :65-69
[5]   洞室岩爆机理的层裂屈曲模型 [J].
冯涛 ;
潘长良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0, (02) :287-290
[6]   二滩水电站地下工程岩爆及其防护 [J].
彭加寿 .
水力发电, 1998, (07) :41-42
[7]   对秦岭隧道Ⅱ线平导进口端岩爆的几点认识 [J].
司军平 ;
高洪涛 ;
刘正雄 .
世界隧道, 1998, (02) :57-60
[8]   岩石断口微观断裂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 [J].
刘小明 ;
李焯芬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7, (06) :509-513
[9]   岩体的压剪损伤机理及其在岩爆分析中的应用 [J].
李广平 .
岩土工程学报, 1997, (06) :49-55
[10]   太平驿隧洞岩爆特征及防治措施 [J].
周德培,洪开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5, (02) :17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