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与F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4
作者
魏锁成 [1 ]
巩转娣 [2 ]
宋昌军 [1 ]
机构
[1]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轮状病毒; MA-104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猪;
D O I
10.16303/j.cnki.1005-4545.2011.03.032
中图分类号
S852.65 [家畜病毒学];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为了探讨动物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和分离方法,建立FQ-PCR检测方法,旨在为研发诊断试剂盒和疫苗奠定基础。37℃5%CO2下用细胞培养液C培养ELISA检测的阳性猪粪便样本,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RV感染MA-104细胞,分离纯化病毒,测定VP6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同源性,在普通PCR和实时定量PCR的基础上,建立FQ-PCR检测方法。结果,MA-104细胞培养的最佳条件为37℃5%CO2;接毒后18 h出现细胞膜缩融合、细胞层裂开、细胞核固缩及空泡化等明显的细胞病变(CPE),CPE达到90%时可收毒;分离到1株猪轮状病毒(暂命名为GSPRV01株),得到VP6为1 200 bp,与标准株(AV-55)的同源性为88.50%。
引用
收藏
页码:373 / 3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不同代次牛肾原代细胞培养轮状病毒的比较研究 [J].
鱼轲 ;
魏至栋 ;
庞兴 ;
刘晓凡 ;
刘溯 ;
谢澎 ;
王玉琳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 (04) :1-5
[2]   PCR技术详解及分析 [J].
邓小红 ;
任海芳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29-33+37
[3]   犊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 [J].
苏小庚 ;
吴周良 ;
王正秀 ;
孙继国 ;
王爱华 ;
陈龙宾 ;
秦建华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93-96+100
[4]   动物轮状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治 [J].
魏锁成 .
甘肃畜牧兽医, 2005, (03) :27-29
[5]   轮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J].
刘丽利 ;
黄永坤 ;
魏群德 .
医学综述, 2004, (12) :759-762
[6]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现状 [J].
蒋奎荣 .
医学综述, 2003, (05) :288-289
[7]   猪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 [J].
王鹏雁 ;
陈创夫 .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281-284
[8]   猪轮状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J].
庞昕 ;
柴家前 ;
赵宏坤 ;
姜仁辉 .
动物医学进展, 2000, (04) :43-45
[9]   轮状病毒感染环的研究进展 [J].
源宣之 ;
罗廷荣 .
广西畜牧兽医, 2000, (04) :41-41
[10]   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J].
江志奎 ;
李钟铎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0, (01)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