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与失效:村民自治制度实践困境原因探析

被引:2
作者
李艳丽
张雨亭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村民自治制度; 偏差; 政治心理;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14.04.025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当前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遭遇阻力、抵抗以及扭曲,使其实现村庄善治与推进民主化的双重功能目标失效。基于黄宗智的"表达与实践的背离"和哈贝马斯的"事实与规范的偏差"理论,梳理农民政治行动逻辑与国家普遍主义逻辑之间的偏差,分析村民自治制度规范与实践出现偏差并导致其功能失效的原因,以期探讨村庄治理走出困境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公平厌恶、获得性遗传与贫富差距 [J].
杨华磊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0 (01) :34-42
[2]   群体暴力后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的思考 [J].
陈玥 ;
唐靖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9 (06) :42-49+173
[4]   反向民主对村民自治制度绩效的影响——一个新的理论解释 [J].
蒋达勇 ;
王金红 .
开放时代, 2012, (05) :82-91
[5]   论集体经济式微对村民自治的钳制 [J].
方丽华 ;
卢福营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7 (01) :80-84
[6]  
农村社区自治:村治制度的继替与转型[J]. 袁方成,李增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7]   村民自治:价值和困境——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 [J].
于建嵘 .
学习与探索, 2010, (04) :73-76
[8]   “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 [J].
吴毅 .
社会学研究, 2007, (05) :21-45+243
[9]   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 [J].
孙昕 ;
徐志刚 ;
陶然 ;
苏福兵 .
社会学研究, 2007, (04) :165-187+245
[10]   政治文化视野下对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解读 [J].
戴玉琴 .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06)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