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及固碳增量

被引:16
作者
张鹏超 [1 ,2 ]
张一平 [1 ,3 ,4 ]
杨国平 [1 ,3 ,4 ]
郑征 [1 ,3 ,4 ]
刘玉洪 [1 ,3 ,4 ]
谭正洪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
[4] 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生物量; 碳储量; 哀牢山;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0.0190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解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乔木碳储量及其固碳增量,利用2005和2008年的植被调查数据,对哀牢山3种主要常绿阔叶林的乔木碳储量及其固碳增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生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滇山杨次生林和旱冬瓜次生林的乔木碳储量分别为257.90、222.95和105.39tC·hm-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主要存储在DBH≥91cm的乔木中(34.68%);而次生林的乔木碳储量主要分布在径级21cm≤DBH<41cm的乔木中(滇山杨林77.29%;旱冬瓜林69.28%)。由此可见,哀牢山地区原生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乔木层在碳蓄积方面占主导优势。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3个森林类型乔木层均具有固碳增量,即使是原生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其乔木层年平均固碳增量也达2.47tC·hm-2·a-1;次生林乔木层的年平均固碳增量约为原生林的2倍,显示了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层具有较强的碳汇增量。初步估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区内每年乔木固碳增量为8.52×104tC·a-1。
引用
收藏
页码:1047 / 10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the carbon cycle. Schimel DS. Global Change Biology . 1995
[2]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J].
方精云 ;
郭兆迪 ;
朴世龙 ;
陈安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804-812
[3]  
The carbon balance of tropical, temperate and boreal forests. Malhi Y, Baldocchi DD, Jarvis PG.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 1999
[4]  
Carbon pools and flux of global forest ecosystem. Dixon R K, Brown S, Houghton R A, et al. Science . 1994
[5]  
Land Use,Land Use Change and Forestry A Special Report to the l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 Watson RT, Noble IR, Bolin B, et 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0
[6]  
Beyond global warming: Ecology and global change. Vitousek P M. Ecology . 1994
[7]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固碳能力估算 [J].
胡会峰 ;
刘国华 .
生态学报, 2006, (01) :291-296
[8]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邱学忠主编, 1998
[9]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赵敏 ;
周广胜 .
地理科学, 2004, (01) :50-54
[10]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J].
方精云 ;
陈安平 .
植物学报, 2001, (09) :96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