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小麦显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材料“2—2—3”的研究及其利用
被引:18
作者
:
王琳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山西省太谷县郭家堡大队科研队
王琳清
程俊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山西省太谷县郭家堡大队科研队
程俊源
施巾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山西省太谷县郭家堡大队科研队
施巾帼
高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山西省太谷县郭家堡大队科研队
高忠丽
机构
:
[1]
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山西省太谷县郭家堡大队科研队
来源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0年
/ 02期
关键词
:
雄性不育;
基因控制;
显性单基因;
败育;
不育株率;
不育材料;
小麦;
麦类作物;
不育性;
不孕性;
可育株;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2—2—3”不育材料是山西省太谷县水秀公社郭家堡大队高忠丽同志1972年从山西农学院选种教研组引入的[(早熟1号×30600)(太谷49×苏联1号)×早洋]×(小红×963)×(太谷49×桑帕斯多尔)编号为19a—25—3—2—2—3(简称“2—2—3”)组合的第6代中发现的一株雄性不育株繁育而成的。我们经过6个世代遗传鉴定试验,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植物遗传育种学[M]. 科学出版社 , 华北农业大学等 编, 1976
[2]
小麦育种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德炎 主编, 1976
←
1
→
共 2 条
[1]
植物遗传育种学[M]. 科学出版社 , 华北农业大学等 编, 1976
[2]
小麦育种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德炎 主编, 1976
←
1
→